3D技术尚在初级阶段
3D打印技术从目前来看,并不适用于日常家庭用途。而该技术在制造产品模型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迅速,如用3D打印机生产器官和假肢意义重大,但在这些领域的运用要达到巅峰期需要至少两年的耐心等待。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使用3D打印机在家自制食物、礼物或鞋子的场景至少要再等5到10年时间才能实现。3D打印机是通过液化塑料、金属、玻璃或其它材料,基于数字化设计,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最常见和最简便的应用是建立产品模型。Gartner报告预测,3D打印要实现在产品模型中的普遍应用将经历两年的预热期。而该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迅速,如器官和假肢生产,但要成为医学领域的主流技术则需要二到五年。Gartner分析员巴斯里尔(Basiliere)表示3D打印技术至少从目前来看,并不适用于日常家庭用途。
去年Gartner曾估计,2017年用户级或企业级3D打印机的出货量将从2012年的3.8万台攀升至100多万台,消费支出将从2012年的2.88亿美元增加至57亿美元。
3D打印技术火爆市场 各企业争相发展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简单说就是扫描、再分层打印,将这些层叠加到一起,就成为立体物体。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
3D打印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随着3D技术的发展,其在各个领域都有极好的延伸。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30.7亿美元,增长34.9%。3D打印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谁都想在3D打印这碗热汤中分一杯羹。早在去年年初,美国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打印出了杯形蛋糕。就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3D打印厂商打印糖果的演示在展会上赚足了眼球,北美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好时和3D打印公司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开发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糖果和点心。与此同时,日本地理空间信息局,正在开发一种软件,可以让用户从网上下载数据,并用3D 打印机制成盲人专用的低成本区域地图。打印出来后会高于平面1毫米,用手指很容易就能摸出来。
2013年,中国政府已将3D打印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发展项目。随着近两年的加速发展与市场刺激,中国3D打印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3D打印个性化特质 价格飙高
很久之前,3D打印技术仿佛仅仅出现在科幻小说中,能够在现实中实现成为了一个梦想。然而近几年来,“3D打印”这个词语却不断的渗入消费者生活中,它始终是以一种高大上的姿态存在,仅可远观欣赏却不能像一般电子产品一样彻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事实上,不少主推3D打印产品的商户已经开设了实体店,制造自己独有的人物模型等。本以为走在消费时尚的前沿,理应赢得满堂彩,可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却也如当头棒喝般打击着经营者的心。虽然占领了创意新颖的高地,但动辄上千的价格也绝非消费者渴望承受的一般消费水平。
就我国来看,3D打印的设备、材料甚至应用领域与国外有所不同,3D打印主要体现在模具打印与文化创意类产品上,消费市场更倾向于年轻人。其主要因素便是添加了“个性化”的标签,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独一性”,然而独一性的代价便是由于不能大规模产出而带来的超高的价格。一方面是因为3D打印机本身很贵,能够以树脂甚至金属为打印原料的3D打印机,高端的要卖到400万-500万元,其次就是3D打印的原料,有几角钱的塑料,也有几千元的金属,所以不同的设计和要求导致3D打印的价钱都不一样。
国内3D打印行业应抓住机遇
目前全球3D打印行业整体现状处于“小而散”的格局当中,还没有绝对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人物产生。既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引领,也没有有效打开应用市场。原因在于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大家还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也有误区,这项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不利于新兴技术发展。
国内原始创新还不够,真投入、真科研的少,投机性比较严重。有拿来主义思想、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的多。规模效应上差距拉大。发展观念上落后,长期沿袭传统制造业的老路,生产设备卖设备,没有将设备的生产与加工服务和应用市场相结合。国内3D打印产业危机四伏。
国内市场如果再得不到发展,未来市场将全部被国外企业所占据。眼下,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是充满热情而又一片茫然。对这项技术充满神秘感。市场推广的难度很大,技术和市场存在脱节的问题,应用市场并没有真正打开。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应用,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都必须与应用市场相结合。如果再好的技术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那么这项技术一定没有发展前景。未来三年五年,对于我们3D打印行业来讲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应用市场还不能有效打开,我们未来的道路将更为艰难。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谁最先将应用市场打开,谁就有可能走在3D打印技术的最前沿。目前国内和国际3D打印行业的差距,在技术上、在材料上、在生产工艺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机会还是在我们这边,关键是我们能否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推动3D打印技术在当前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D打印技术只有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才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性化定制是未来3D打印方向
目前一些3D打印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前期都是通过技术交流、应用的探讨,在了解客户需求当中提出一些建议。让客户验证性能精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验证之后,他们就可能有小批量的外包给客户。
以增速来讲,3D打印技术在国内发展是比较快速的。现在是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起点,未来3-5年在中国应该会有爆发式增长。有些客户了解这项技术,也会主动找到3D打印企业。
我觉得,未来在国内推广3D打印技术,大家太过于专注设备市场,其实从国外经验看,最大市场不是设备市场,而是材料市场。客户选择了3D打印设备,接下来大部分客户还是会选择耗材。这个市场前景很好,总产值也很大。当3D打印设备总装机数量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后面就会带来耗材的增长。现在国内有些企业就已开始投入到3D打印材料的研发。也有的开始测试第三方材料。
3D技术未来或引导新一次产业革命
调查显示,不少制造企业都开始逐渐采用3D打印技术。惠普和爱普生已经表态要进入3D打印机市场。如果市场持续增长,苹果可能也会加入进来。微软和谷歌或从软件或信息的角度切入3D打印市场。如何降低成本,将技术转化为效益是未来3D发展的主要趋势。不难看出,3D打印产业链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相信未来的3D打印机市场将逐渐向平民化拓展市场。而随着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更多的创新者进入市场,未来五年内3D打印市场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格局改变。“3D打印机将像蒸汽机、内燃机和计算机一样,开创一个崭新的工业时代。”
无置可否,在食品、建筑、医疗、汽车、制造等各个方面3D打印技术将会加速发展起来,当然,还有军事。想象如果有一天你在家就能够利用3D打印机轻轻松松将武器打印出来,到那一天我们或许要从安全角度来对3D打印技术重新规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