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不光造就了“个人制造商”这一崭新的商务模式,也让使用传统模具的制造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特别是在产品表面形成名为“蚀纹”的压花的时候,设计只能委托制造蚀纹的专业蚀刻公司,产品效果也完全取决于工匠的感觉。制造符合设计师设想的高精产品,这看似理所当然,但越是追求细节,这一点就越难实现。
然而,随着三维数据生成技术和3D打印机的进化,设计师现在已经可以自由地亲手制作压花了,对于压花效果的控制也可以更加考究。实现高精度的表面设计成为可能。
销售3D打印机、3D数字化仪等工具的K's Design
Lab公司和樫山模具工业公司等企业提供从利用3D工具生成蚀纹,到制作产品模具的综合服务。这种被称为“D3纹理”的服务流程基本如下图所示。
蚀纹数据可以使用自主开发的软件,由照片自动生成凹凸,也可以对布料、木材等实际样品进行三维扫描后,生成数据。生成的数据将导入到另行制作的产品三维模型上。不只是平面,在曲面上也可以导入。
实际的蚀纹使用切削工具在模具上直接雕刻。重要的是,在雕刻之前,可以使用3D打印机进行试制,查看添加了蚀纹之后的样品的实际效果,然后进行确认并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试制的结果如下面两幅图片所示,质量与模具成形的模型基本相同。樫山模具工业社长樫山刚士表示:“3D打印机日新月异,已经可以制作出高精细模型。因此,就连输出的细节也能够与实际产品如出一辙。通过查看模型,可以彻底分析各个细节,例如蚀纹的凹凸和效果如何调整、纹路的位置和蚀纹粘贴到哪里等等。”倘若使用过去以蚀刻为主方法制作蚀纹,就很难在设计环节确认细节。
梶山社长还指出: “目前,很多智能手机企业都在测试,以研究如何把这项技术应用于产品”。随着3D设计工具和3D打印机性能的提升,设计师如今已经可以自由自在地掌控蚀纹。3D打印机使产品的纹理表现实现了飞跃,今后还将担负起拓展设计可能性的重任。
速度快、易用性高等特点让3d打印成为日渐热门的潮流,目前我国的3D市场上已经涌现了一批嗅觉敏锐的先行者,他们纷纷加入这个行业进行掘金,并且队伍不断扩大。但是就目前的3d打印技术总体情况而言,我国还没有形成3d打印的系统的产业链,因此我国的3D打印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广州知名展览公司-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主办的广州国际3d打印展2015将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盛大召开,为业界人士提供一个探讨3D打印技术如何产业化和商业化的优质平台。现在展会正在火热招展中,参展\观展热线:020-3825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