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6/01/05

668

3D打印材料技术大突破 3D打印发展分析

     近期,美国HRL实验室官网发布消息表示,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取得了3D打印技术新突破。据悉,上述研究人员成功使用3D打印方法制造出的超强陶瓷材料,它不仅可拥有复杂的形状,还能耐受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基于这一超强特征,这项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微机电领域。

    业界认为,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极大地扩展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当前火热的消费级3D打印相比,更看好工业级3D打印的发展,尤其是其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医疗与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拓展。因此,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也有利于提振全球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发展信心。

    概念与前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指的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使用特殊的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快速构造物体结构的技术。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有低成本、短周期、智能化与环保的特点,符合当前环保与转型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因而备受各国重视。过去三年,全球3D打印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8%2014年其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预计2016年可到达73亿美元,2020年有望到达212亿美元。

    强劲的发展态势也将出现在中国市场,在政策与资金双重利好下,预计我国3D打印市场将保持40%左右的增速,“十三五”期间,3D打印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国内3D打印发展分析

    2015年以来,3D打印频繁获得政策利好。先是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了3D打印等问题,这是3D打印作为先进技术,首次出现在国务院专题讲座中。然后是为了落实国务院专题讲座精神,科技部等部门计划对投入20亿元3D打印立项与投资,3D打印正从政策支持走向资金支持层面,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目前,我国从事3D打印业务的企业约有100;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地理信息、军工、医疗、消费电子与艺术品设计方面;产业基地以北京、青岛、西安、武汉、南京、成都与珠海为主;资本市场上3D打印概念股有银禧科技、光韵达、华中数控与中航重机等,正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国内3D打印瓶颈分析

    作为新兴产业,我国3D打印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行业面临耗材、打印工艺、价格、知识产权与企业投融资五大发展瓶颈,亟待业界解决,尤其是耗材、工艺与投融资三大方面。

    耗材上,国内3D打印行业存在数量不足、通用性差与性能不高的问题,未来3D打印材料如金属、塑料和树脂等需要在种类、强度和均匀性上都进行大幅度提升;打印工艺上目前其最大瓶颈是其打印速度,有时一指高的塑料模型可能会花费一到两小时打印,这需要企业努力改进打印速度;投融资上,作为新兴产品,众筹等融资方式有利于企业快速融资,需要加以重视。

打印无限想象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