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中科院利用自主研发的空间在轨3D打印机完成了首次微重力条件下的3D打印测试,意味着将3D打印机送上太空,在太空中打印补给物品不再只是天方夜谭。据了解,该设备将于明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八届国际军博会上首次对外亮相。
据悉,与普通3D打印机相比,这台空间3D打印机更为小巧,与微波炉大小相差无几。中科院重庆研究院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宣明介绍说:“与普通的3D打印机最大的区别是,这台机器可在超重、失重以及正常重力状况下正常工作,而普通机器只能在正常重力情况下工作。”
日前,该3D打印机在法国波尔多完成了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在为期3天的飞行试验中,打印机总共进行了93次打印试验,从而成功获取了微重力环境下对3D打印工艺参数影响的实验数据。
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3台空间在轨3D打印机送上国际空间站,其中两台由NASA成功发射,另一台则由欧航局发射。段宣明则表示,希望这台自主研发的空间在轨3D打印机能够为我国2020年完成空间站建造及其后期运营奠定基础。
第十二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八届国际军博会将于明天在南坪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这台空间在轨3D打印机也将在高交会上首次亮相,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高科技成果一并展出,市民可以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