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新一代IRON机器人亮相2025科技日,大家都惊呼“太像真人”,原来在这背后有3D 打印技术支撑。这款人形机器人以“骨骼 - 肌肉 - 皮肤” 仿生设计为核心。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拟真?原因就在于对于3D打印技术的深度应用,小鹏新一代IRON机器人的肌肉结构采用3D打印晶格材料精准模拟,通过生成定制化晶格拓扑结构,让柔软材料自然呈现人体肌肉线条。覆盖其全身的柔性 “皮肤”,则是通过光固化3D 打印技术用弹性体材料制成。
3D打印技术在机器人制造中如何应用?
结构减重与快速迭代
连续纤维/尼龙12打印可一次成型中空+加强筋仿生骨骼,比金属轻40%,强度却提升,跌倒时还能吸能保护电机;设计改动后连夜打印,第二天就能测试,迭代周期由周缩至天。
关节-执行器一体化
把轴承座、线槽、散热栅格集成到同一打印件里,减少装配误差,电机扭矩负担下降,推重比显著提高,人形机器人马拉松配速因此受益。
柔性仿生组织
多材料打印一次生成“骨骼+韧带+肌腱”,可做出蜂窝软停止器或柔性手指,既当缓震垫又兼散热片,让机器人摆脱生硬金属碰撞,交互更安全。
传感器与精密件量产
六维力传感器、微型齿轮箱等直接打印成型,尺寸缩小、量程提高50-250%,成本却低于CNC批量,满足协作腕、踝对“小体积-高过载”的苛刻需求。
小批量云端制造
超高速激光熔融+SLS方案把原型交期从数周压到数天,无需开模即可按订单打印外壳、夹具或无人机机架,单件成本随打印数量线性下降,特别适合新品试销与售后备件。
从骨架、关节到“皮肤”和传感,3D打印让机器人研发“所想即所得”,已成为轻量化、个性化、快速迭代的核心制造手段。
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2026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位预订及展会门票,还有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欢迎点击3D打印展官网了解更多!
|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