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4/08/11

1027

3D打印今天的出发以及明天的开始

    3D打印似乎还没到热得发烫的地步,但就已经开始理性降温。

  本周我连续拜访了这个产业(但如果用973首席科学家段宣明先生的话来说,3D打印还不能称之为产业)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等三个环节上的企业与机构,大家不约而同地先泼了一瓢冷水。不成熟不完善不容易,总之,怎么也不像一年多前那些雄心壮志的报道里说的,3D打印前景无限美好。
  我想这种降温总比盲目乐观要好得多,理性思考会带领科学家和企业脚踏实地地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段宣明领衔的研究中心,深知造成3D打印发展困局的是技术与材料,但作为研究机构,却把重心放在找寻科学原理的基础研究。跨越发展是好事,只有掌握了科学跑步的方法,可能才有后来居上的逆袭故事,否则始终亦步亦趋。
  而有的方面,可能需要倾注更多的热情。在采访过程里,我听过一家成都创业企业的故事,10个大学生团队,在还没有设备成品的早期,就获得了政府200万元的政策资金,团队依靠这笔钱完成了项目开发的良性循环,并且成为最初的火种,为他们吸引到了风投的注意。有了资金有了资源,这家3D打印企业短时间就与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重庆德固的周华先生认为自己的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未必不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当然在冷热之间,还有对现实路径的探索。从事十多年3D动画制作的侯明先生知道自己的擅长所在,他的观点是一切设备都是为人服务,有什么样的设备就做什么样的生意,吸引顾客的永远不是机器,而是机器后面的人脑,也就是创意。
  段宣明提醒我,要注意今年正是3D打印发生趋势改变的当口。我想数年之后回望这三个人今天的出发,也许正是春天的开始。
 

打印无限想象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