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09/29

19

用于增强光催化过氧化氢生产的3D打印材料你知道吗?_3d打印展

因高孔隙率和可调控结构,共价有机框架(COFs),在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H₂O₂)方面潜力巨大,但疏水性限制了其在水中的传质,影响性能。将COFs与亲水性沸石结合有望改善H₂O₂生产,然而整合这两种不同多孔材料存在挑战。 来自吉林大学的于吉红院士和金恩泉教授团队(均为通讯作者),首次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COF/沸石复合催化剂,实现了H₂O₂的高效光合成。他们通过优化粘合剂和预聚合条件,制备出具有合适流变性的均匀墨水,经溶剂热后处理得到蜂窝状开放通道结构的整体材料,提升了COF的原位生长和结晶,增强了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O₂亲和力,促进氧还原反应。 相关工作以“3D-Printed COF/Zeolite Composites for Augment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研究内容

通过展示合成路线和化学结构的方法,研究了TP-DBS-COF、TP-DBT-COF和TP-PDE-COF三种COF的合成过程及结构,结果表明这三种COF可通过席夫缩合反应合成,且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


(TP-DBS-COF、TP-DBT-COF 和 TP-PDE-COF 的合成路线及化学结构)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结构模拟等方法,研究了TP-DBS-COF、TP-DBT-COF和TP-PDE-COF的结晶结构和堆积方式,结果表明它们均为高结晶性的2D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群、晶胞参数和堆积模式,且存在六边形通道。

通过流程示意图、数字图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3D打印技术制备COF/沸石复合整体材料的过程及产物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制备出具有蜂窝状通道的复合整体材料,且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均匀的物相分布。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TP-DBS-COF/ZSM-5-15%复合材料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COF和沸石成功结合,保留了各自的结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适的光学带隙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通过X射线衍射、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ZSM-5含量的TP-DBS-COF/ZSM-5复合材料及其他COF/沸石复合材料的结晶性和光催化产H₂O₂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高结晶性,且当ZSM-5含量为15%时部分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最高,相比纯COF有显著提升,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测试、电子顺磁共振(EPR)、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方法,研究了TP-DBS-COF/ZSM-5-15%复合材料光催化产H₂O₂的机制,结果表明该过程依赖光照和O₂,存在氧还原反应路径,沸石的加入增强了材料对O₂的吸附和亲水性,促进了电荷分离,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便方法,制备出3D打印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与沸石复合材料,作为极具潜力的光催化剂。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些材料,弥合了单一多孔材料固有特性与其在3D打印杂化物中功能之间的差距。沸石成分具有有序纳米通道,亲水性强且对氧气亲和力显著,促进了物质向COFs活性位点的传输,从而生成过氧化氢。通过调节成分比例,本研究全面阐释了复合材料中的协同作用和光催化机制。结果显示,TP-DBS-COF/ZSM-5-45%的过氧化氢光催化速率比纯TP-DBS-COF提高了52%。这项研究展示了通过3D打印将COFs和沸石材料整合为均匀整体的优势,将推动COF/沸石复合催化剂在多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3d打印展


2026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位预订及展会门票,还有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欢迎点击3D打印展官网了解更多!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打印无限想象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