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8/12/20

807

政策盘点 丨利好不断 2018年国内增材制造产业面面观

 增材制造技术自诞生以来,实现了制造方式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年底,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迎来了一次“最强劲”的战略性指导规划——《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的推出,为我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进入快速可持续发展时期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该计划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供给质量、推进示范应用、培育龙头企业、完善支撑体系等五大任务。

 
2018年,在衔接2015年《推进计划》(全称《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和2017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各种利好政策相继推出,结合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需求,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
 
1月份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 年版)》(简称《建设指南(2015 版)》)发布以来,有效地支撑了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立项和智能制造标准化专项的实施,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接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建设指南(2015版)》提出的动态更新完善机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适时启动了《建设指南》的修订工作。
 
按照标准体系动态更新机制,扎实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装备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 年版)》。增材制造(3D打印)位列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之中,并提出了增材制造标准,该标准用于规范智能制造系统中增材制造相关技术、方法,确保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各环节、要素的协调一致及效能最优。
 
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于10月份正式发布
 
《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
 
1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关于印发《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的通知,《目录》确定了10个重点产业,细化为62项细分领域,明确了国家重点发展和亟需知识产权支持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各部门、地区找准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中的发力点、高效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涉及3D打印方面的章节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增材制造控形控性技术、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喷头等核心部件和金属、非金属及生物打印典型工艺装备)、新材料产业(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轻质高强材料和3D打印材料)、先进生物产业(前沿共性生物技术和3D生物打印)
 
3月份
 
《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为支持和鼓励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满足临床需要,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组织起草了《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指南文件,提出了对通过3D打印或增材制造生产的医疗器械的注册规定要求。旨在解决行业内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即CFDA将如何在中国市场上实行对3D打印设备的监管。
 
 
监管建议包括:
 
①新的指南文件的适用范围涵盖了用于整形外科和牙科应用的3D打印植入式器械;采用增材制造方式生产的生物材料和药物。
 
②CFDA将要求对3D打印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工艺以及材料、软件和最终产品进行验证测试。
 
③增材制造的环境参数应定义为包括温度、压力、湿度、气体成分、印刷速度、能量密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④产品验证应包括可用性测试,功能测试和评估、抗拉强度和疲劳测试以及相关组件。
 
⑤临床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应该参与3D打印设备设计的输入和输出验证。
 
⑥使用3D打印的医用植入物时,患者、制造商和医疗保健提供商三者之间必须要签订合同。
 
⑦增材制造商必须负责器械的清洁事宜, 鉴于3D打印医疗器械的复杂性,这些清洁工作不得进行外包。
 
4月份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4月份工信部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
 
 
优先推荐2015-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未涉及行业的项目,优先推荐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支持的项目。推荐部门应加强对最终确定的试点示范项目的指导,并鼓励对其发展智能制造给予优先支持。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方面,通过持续改进,实现模块化设计方法、个性化定制平台、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5月份
 
《增材制造 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 零件和粉末原材料》
 
5月14日,根据2018年第6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由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牵头制定的《增材制造 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 零件和粉末原材料》正式发布。
 
 
该标准于2015年正式立项,项目编号为20151395-T-604。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由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归口。该标准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增材制造类零件与粉末原材料主要特性及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测试目录、测试方法及测试报告,适用于指导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设备使用者、零件供应商、客户等对通过增材制造工艺制备的零件及原材料的主要特性及测试方法进行协商。
 
《增材制造 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 零件和粉末原材料》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增材制造技术国家标准的空白,迎合了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能够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增材制造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8月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申报2018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质量共性技术推广项目的通知》
 
为加快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提升工业基础能力,保障产业创新发展和行业质量提升。8月14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申报2018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质量共性技术推广项目的通知》,拟对金属3D打印粉末、构件质量控制和评价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每个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包括:
 
 
①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粉末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应用推广
 
针对增材制造金属粉末产品粒径分布范围波动性大,存在空心粉和异质夹杂等质量问题,以及粉末分析方法不完善,验收规范缺失等情况,开展增材制造金属粉末产品质量分析标准研究和试验验证,构建产品质量分析平台,实现制粉工艺规划、粉末质量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检验、验收等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满足未来增材制造行业对金属粉末原料产品质量评价技术和方法。形成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质量分析验证平台及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质量数据库,形成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制备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和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并在不少于5家生产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②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构件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应用推广
 
针对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核电、汽车、家电、石油化工等领域大型金属构件制造、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可靠性问题和评价方法不完善,开展金属构件打印过程中、制造完成后和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包含增材制造金属构件微痕量元素分析、表面和内部组织均匀性、晶体结构、残余应力、缺陷探伤、力学性能、服役性能等在内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体系;建立增材制造金属构件的各项理化性能、服役性能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制定相关试验方法和评价流程规范,形成标准、规范不少于10项,并将研究成果面向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家电、压力容器和石油化工等不少于5个应用领域、20家机构或企业推广应用。
 
10月份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发布
 
10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中、英文版在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正式发布。
 
该指南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指南进一步加强了标准体系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的说明,着重体现了新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突出强化了标准试验验证、行业应用与实施,为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对于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提出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增材制造标准主要包括典型增材制造工艺和方法标准;设计规范、文件格式、数据质量保障、文件存储和数据处理等模型设计标准;增材制造设备接口标准;增材制造材料、设备和零部件性能的测试方法标准;增材制造服务架构、服务模式等服务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智能制造系统中增材制造相关技术、方法,确保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各环节、要素的协调一致及效能最优。
 
《江苏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十三五”以来,随着江苏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该省增材制造产业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竞争力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江苏省增材制造领域年专利申请量国内领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根据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工信部联装〔2017〕311号)要求和《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苏发〔2015〕16号)相关部署,现就今后三年加快江苏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提出以下行动计划。
 
该行动目标为,到2020年,全省增材制造产业从材料、工艺、软件、核心器件到装备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重大装备规模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度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保持国际同步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和安全监管实效运行。
 
《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依照《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天津市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天津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天津市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六个三年行动方案。
 
其中,《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要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提升一批有重大需求、广泛应用前景的3D打印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着眼天津市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大对材料制备的投入,以高品质的金属3D打印专用材料制备技术为重点,突破材料深加工技术瓶颈,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加快高温难熔材料、高强度材料、光电等功能化材料的自主研发创新。
 
11月份
 
《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山东省打造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强省。
 
11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该规划的发展目标为,到202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对全省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方向和重点包括前沿新材料,如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温材料和新兴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和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纺织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和先进钢铁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布
 
1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下称《产业分类》)。《产业分类》细化完善了新材料产业目录,标志着新材料产业统计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分类》新材料产业目录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材料相关服务等7大领域,涵盖高性能轴承用钢加工、高技术船舶用钢加工、高强度汽车用冷轧板加工、新型铝合金制造、金属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造、新材料研发与设计服务等166个子类,其中新增子类别达到135个。

打印无限想象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中泰国际广场B3107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