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消费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巨头如恒大、融创、万达、保利、碧桂园、华润等纷纷投身到文化旅游地产市场。据有关机构提供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初,国内“文旅地产”项目就已经达到14269个,增长速度高达60%。
众所周知,“文旅地产”的核心是“IP内容”,而如此大规模的开发潮,则造成了目前各“文旅地产”项目旅游自然“IP”的严重同质化。因此,如何能够创造新的“流量IP”,提升项目的“网红效应”,则成为了各“文旅地产”开发商思考的核心。
2019年伊始,一直备受关注的“3D打印房屋”技术得到了重要的突破。来自中国的北京华商陆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陆海”)对外宣布,经过5年的研发与实践,“华商陆海”成为了全球首家实现3D建筑打印“商用化”企业。由此,有相关地产领域专家分析,实现商用化的“3D建筑打印”技术,将基于其拥有超高“技术赋能”及“流量变现”价值,而成为中国文旅地产的IP“新核”。
据了解,“3D打印房屋”技术自2013年问世以来,因“建筑材料”及“打印工序”等问题,一直无法实现真正的“商用化”。“华商陆海”根据当前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的施工规范及相关标准,不仅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以“普通标号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打印材料的企业,并且还攻克了大型3D建筑打印“现场整体施工”的技术难题。由此,“3D打印房屋”技术也从多年的“课题研究”阶段正式迈入了“商用化”。
那么,实现了“商用化”的“3D打印房屋”技术对“文旅地产”领域又有哪些赋能价值呢?
首先,“3D打印房屋”技术能大幅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及施工周期。在我国,“文旅地产”项目多以占地面积至少数千亩的“特色小镇”的形式开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则需要庞大的施工团队及成本投入。而“3D打印房屋”技术相比传统的建造方式,不仅可节约建筑材料30%-60%、缩短工程施工工期50%-70%、减少人工50%-80%……同时,高度机械化的施工场景,还可大幅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另外,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强监管”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依托景区而建的“文旅地产”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此,“华商陆海”的“3D打印房屋”技术,不仅在建筑材料方面可完全符合现有的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现场整体施工”的建筑工序还将大幅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提升地产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等级。
此外,可实现建筑定制化的“3D打印房屋”技术,还能更好的匹配购房者 “差异化”消费诉求,缩短地产项目的营销周期。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除自然环境因素外,建筑风格的个性化是购房者选择“文旅地产”项目的第二大衡量点。因此,相比于“一张图纸”批量建造的传统模式,“华商陆海”的“现场整体3D打印房屋”技术,以可设定多种风格建筑图纸,并根据每位购房者的选择进行差异化“打印”的应用优势,从而实现了“文旅地产”项目的“销建一体化”,提升了项目的签约成功率。
最后,具有超高“流量效应”的“3D打印房屋”技术,还可提升“文旅地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及市场关注度。据了解,被誉为“中国文旅地产 ‘鼻祖’”的阿那亚,因一座“孤独的图书馆”不仅成为了中国北方旅游度假胜地,同时销售额也从4000万快速升至30亿。由此,在“文旅地产”项目的配套商业体建造过程中,若使用更具“话题性”的“3D打印房屋”技术,无疑将提升“文旅地产”项目的“网红效应”,吸引更多潜在购房者的垂青。
基于以上种种“赋能价值”,作为全球首家实现3D建筑打印“商用化”企业——“华商陆海”目前获得了多家房地产建筑企业的关注。其中,一家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前期的接待中心、体验区,到项目本体的别墅(住宅)和配套地产……一套仅需数百万元成本的‘华商陆海’3D打印房屋设备,不仅能为项目的施工环节提供多种“赋能价值”,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营销成本。我们希望在2019年,能够率先将“3D打印房屋”运用到即将开发的“文旅地产”项目之中。